個人簡介
朱興國,男,教授,心理學博士,2010年6月畢業(yè)于南京師范大學發(fā)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(yè),郵箱:zxg1260@126.com
研究方向
方向1:西方心理學史與理論心理學
方向2:心理咨詢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
科研成果
A.專著與論集
1.表演心理學:理解人類生活的后現(xiàn)代視野[C].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6.
2.心理學家的故事[C].北京商務印書館,2015.(參譯)
3.中學生認知與學習[C].南京大學出版社,2014.(參編)
4.心理學基礎:兒童發(fā)展與學習[C].南京大學出版社,2018.(參編)
B.學術論文
1.社會矛盾變遷:社會治療與社會心理服務[J].青海社會科學,2021(3).
2.情境教育: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論域[J].青海社會科學,2022(2).
3.教育標準化:“以學生為中心”理念實踐的困境與超越[J].現(xiàn)代基礎教育研究,2022(1).
4.“大思政”觀視域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體化建設[J].西北民族大學學報,2023(1).
5.“YEA” or “NAY” in Psychology Science: An Analysis of the Postmodern Nature of Performing Psychology. Asian Education Studies,2017(4).
6.返璞歸真:社會治療哲學思想論要[J].理論導刊,2017(10).
7.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表演心理學[J].西北師大學報,2009(5).
8.表演心理學:一種新的研究取向[J].心理學探新,2010(4).
9.論后現(xiàn)代視野下社會治療的二重屬性[J].心理學探新,2011 (1).
10.回歸生活:表演心理學的哲學溯源[J].寧波大學學報,2012(6).
11.推進學生發(fā)展的“金鑰匙”計劃為何半途而廢?[J].比較教育研究,2013 (7).
12.個性化視野下教學創(chuàng)新的應然路徑[J].教育評論,2014年(10).
13.人的全面發(fā)展學說視野下的教育創(chuàng)新[J].教育探索,2015( 11).
14.認同感:鄉(xiāng)村教師職業(yè)堅守的內力[J].教育評論,2016(5).
C.科研項目
1.2016-2018,江蘇省高校哲社項目;績效評價取向對鄉(xiāng)村教師職業(yè)認同感的影響研究:基于心理授權的作用(2016SJB880094),主持人。
2.2020-2023,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:內地高校少數(shù)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研究( 20YJA710049),主持人。
教學經歷
2010年8月 任教于南通大學www.海洋之神
社會兼職
南通市心理學會理事
榮譽稱號
2022年,南通大學優(yōu)秀班主任
2016年,南通大學優(yōu)秀共產黨員